任艳明官方网站
http://rym.diaosu.cn
任艳明首页>文章>正文

“神形兼备”与“形神兼备”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12:50:21 作者:任艳明
    两年前一次出差,火车上与邻座的一位中年人闲聊,谈话中得知他从事园林建筑。当说到我的专业时,他边听边尧有兴趣的翻看我随身携带的一本雕塑杂志,翻到一页关于北京故宫的铜狮雕塑时,不由赞不决口:“嘿!这狮子做的真是太棒了!经典!!!”“可我更喜欢西方的狮子”他旁边的一个小伙子插嘴道,“我觉得东方的狮子不象狮子”。“不!!我觉得东方的狮子才更威风………”他们争论着…..。

    这两尊狮子分别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产物,两人由于对东西方文化的喜爱及偏见产生了不同的见解。当今中国这种争论不仅在这两位“外行”人中发生,圈里也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,有的人要“革命”要“西化”,有的人要“传统”要“本土化”,自从西方文化走进国门,并逐渐壮大,这种东西方的文化对抗便越加激烈!

    笔者认为这种争论实在是没有必要,中西方艺术是两种在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和不同环境下形成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类态。好象在品评东方姑娘漂亮还是西方姑娘漂亮,这样的争论毫无意义。只要是美的,好的东西,我想东西方国民都会接受的。

   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国传统认为要“神”“形”兼备。众览西方优秀的作品,大多还都符合这种审美定律。只不过对“神”与“形”的侧重点不同罢了!

    东西方原始的艺术形式出现惊人的相似,可能是其共同的社会心理,因为当时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寻找食物和生儿育女,女性丰满的乳房和肥大的臀部以及生殖器官,这些形象而直观的形态使他们潜在的欲望得到了一种虚幻的满足。这一时期我想只是单纯的“形”似,还谈不上神。

    西方艺术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到以后的新古典主义、浪漫主义,现实主义等大致都以写实的表现手法。“写实”造型是西方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,是在一定科学的解剖透视法则上进行的,因此,它是理性的思维方式。达芬奇比喻“写实”造型艺术是自然的“儿子”,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,作者通常先塑造对象形体,然后再逐渐的塑造出对象的精神面貌即“神”。而东方艺术常常强调“意象”造型的美学观念。何为“意象”?钟家骥在《水墨画新论》中就谈到:“‘意象即表象,又叫心象’,指文艺家构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‘独照之匠,窥意象而运斤。’    由此可见,“意象”作为艺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,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。他的出发点是意、形式、神。其他的一切艺术手段都将为“神”服务。有趣的是西方自从印象派以后现代艺术却逐渐由原来的侧重形,转化为侧重表现神、形式、意象。而中国的艺术家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由原来的讲究神,转化为侧重表现形。纵观艺术的发展历史,看来东西方人民审美取向大致是相同的,只不过是

    昨天西方人民喜欢A,今天对B却情有独钟,而东方人民昨天喜欢B,而今天又开始喜欢A。(前卫艺术除外,笔者认为他们在瞎搞) 一件作品无外乎是由形式与内容构成,各个时期由于文化思想、经济基础、社会状态、宗教内容等影响,对这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。中国近代一直处于经济文化弱势地位,国民的自信心不足,导致很多人看到国外的事物都是优秀的,其实我们的东西也很优秀。对待东西方的文化艺术我们应以互相学习、互相借鉴、互相交流的态度,不能一致叫好全盘接受,低估自己的实力,丢了西瓜捡芝麻。也不能傲大自居,排斥西方的文化艺术。

    东西方的艺术都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,都经历了生存环境、宗教思想、人文观念、等影响,人类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,共同的审美追求。东方的天和西方的天都是一样蓝的!

评论

发表评论

微信

微博